电价高涨215%怎么破?600多家企业共同发起一件事

家居圈

深度、有料,给你不一样的家居圈!

近期,国家发改委发布公告明确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29省市均开展了电价调整,其中,广东、福建均明确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江苏省高耗能企业尖峰时段用电价格约为市场交易价格的2.15倍……

今夏以来,国内用电紧缺,二十多个省份开启“拉闸”限产模式,多产区陶企受到影响。而双碳目标逐步推进,我国发电结构正在调整,电力系统还会有更多变化,绿色电力消费模式的意义逐渐凸显,建材等高耗能行业应用绿电的呼声也越来越大。

日前,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水泥协会等19家行业协会联合倡议积极参与绿色电力交易,更有陶瓷企业率先响应号召,开始通过绿电交易满足生产用能需求,减轻减排压力,加速“碳达峰”进程。

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陶企电价高上涨2.15倍

进入10月以来,多省的用电紧缺问题有所缓解,福建等多地陶瓷产区此前受限电而停窑的陶瓷生产线也陆续恢复生产中。然而,一波未平一波又起,随着发改委的一则通知出台,陶瓷行业的用电再次遭遇挑战——

10月12日,国家发展改革委印发《关于进一步深化燃煤发电上网电价市场化改革的通知》,明确工商业用户全部进入电力市场,按市场价格购电。通过市场交易在“基准价+上下浮动”范围内形成上网电价,但包括陶瓷行业在内的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由此,29省市均开展了电价调整:

10月20日,广东省发改委发布《广东省发展改革委关于进一步深化我省电价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明确提出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10月15日,福建省发改委明确调整燃煤发电市场交易价格浮动范围,高耗能企业市场交易电价不受上浮20%限制。

广西壮族自治区调整电价表,其中,220(330)千伏工商业用电每千瓦时0.0471元,大容(需)量电价为每月每千瓦34元。高耗能企业电价直接上浮50%进行结算。

图片

江苏省大工业用电高峰时段上浮71.96%,100千伏安(千瓦)及以上普通工业用电高峰上浮67.19%。夏、冬两季尖峰电价加价,统一为以峰段电价为基础,高耗能企业上浮25%。陶城君计算了一下,高耗能企业尖峰时段用电价格约为市场交易价格的2.15倍!

图片

图片

山东省调整电价表220千伏工商业及其他用电每千瓦时0.1169元,大容(需)量电价为每月每千瓦38元。

图片

陶企用电成本如何降低

绿电价格比火电价格更低?

多地上网电价上调,陶企用电成本如何降低?以光伏、风力等为代表的绿色电力消费模式的优势逐渐凸显。目前,国内已经实现光伏电、风力电的平价上网交易。

9月7日,全国首场绿色电力交易试点启动,首批绿电较当地电力中长期交易价格增加0.03-0.05元/千瓦时,较基准电价上浮5%~10%,当前国内各地中长期交易价格不一,约在0.005元/千瓦时至0.10元/千瓦时之间,部分中长期协议在2021年或以低于平均价出售。

图片

图片

(目前,在北京电力交易中心官方APP的“e交易”上绿色电力的售出与购买意向情况。)

中国光伏、风力发电的成本已经降到和煤炭发电成本大致相当,实现平价上网。亚洲光伏产业协会执行主席刘汉元表示,2020年光伏平均上网电价已降至0.35元/千瓦时,预计“十四五”期间还将降低到0.25元/千瓦时以下,届时光伏发电成本将低于绝大部分煤电。

而目前,国内多个城市也正在推广更加平价的绿色电力。

10月17日,118个城市、600多家风电企业共同发起风电伙伴行动计划,明确2025年陆上风电成本低降至0.1元/度。海上风电力争2024年全面实现平价。

2021年4季度,广东、福建陆续启动陆续启动海上风电项目招标。11月5日,江苏省明确海上风电竞争性配置电价执行当地燃煤发电基准价。开工后两年内未全容量并网的,每逾期一季度,上网电价降低0.01元/千瓦时。

万国数据高级副总裁陈江平认为,“未来国内绿电价格走势影响因素来自多方面,取决于参与绿电交易的平价风电和光伏项目的增长规模和速度,取决于绿电采购的市场需求,取决于绿电交易与碳交易机制衔接等等。但从国外实践看,绿电价格将与火电大致持平,甚至更低。”

已有陶企参与绿电交易

采购绿电=得到电能+减少碳排放

据国家发改委介绍,绿色电力交易是在现有中长期交易框架下,设立的全新交易品种。用户可以通过电力交易的方式购买风电、光伏等新能源电量,消费绿色电力,并获得可溯源的绿色认证。在电力市场交易和电网调度运行中,绿色电力优先组织、优先安排、优先执行、优先结算。

9月22日,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中国水泥协会等19家行业协会联合倡议积极参与绿色电力交易,表示将积极引导行业企业参与绿色电力交易,增加绿色电力消费,深入挖掘绿色电力的环境价值,为推动能源绿色低碳转型,助力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作出更大贡献。

图片

目前参与绿电交易的企业主要涉及精密制造、有色金属冶炼、通信、玻璃制造,但也有陶瓷企业开始积极参与绿电交易。

据当地媒体报道,近期,浙江根根陶瓷有限公司便接受了国网衢州供电公司的建议,把“绿电交易”纳入公司的碳账户体系建设。浙江根根陶瓷有限公司负责人表示,“‘绿电交易’标识不仅有利于我们通过绿色低碳工厂评价,还能享受“绿电贷、低碳贷、减碳贷”等低息产品,更提升了我们企业的形象,是我们企业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新途径。”

相关专家表示,随着绿电市场的逐渐成熟,将实现绿电市场、绿证市场、碳交易市场三者之间的有效衔接,将绿电交易实现的减排效果核算到相应用户的终碳排放结果中,促进电-碳市场协同发展。

来源:来自来自陶城报

14892

免责申明:

本文来自微家居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微家居的观点和立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