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致敬改革开放40年家居40人】江淦钧:索菲亚要做懂生活的“全能冠军”

专栏 | 致敬家居人

致敬改革开放40年家居40人

江淦钧.jpg器何妨更晚成,初入江湖露峥嵘;

一骑绝尘索菲亚,万般定制不离中。


timg.jpg

壹:老路子开出来的新花朵


1964年,江淦钧出生在广东肇庆,广东人一贯低调务实。

20岁的江淦钧毕业后便进入国企广东省华侨友谊公司工作,之后又先后在广东省天贸集团及广东怡得公司工作。

这段时间的江淦钧对于自己将来要做什么,并没有什么明确的打算。

当改革开放的春风让一部分已经先富起来之后,已经而立之年的他开始蠢蠢欲动。

江淦钧和搭档柯建生从国企“下海”经商,他们早从地板行业开始做起代理欧洲高端品牌。 “1997年,我们的强化地板的价格约在每平方米400元左右,但仅两年后,价格已降到了100元以内,就是这样的价格,还包含了安装费。” 欧洲这种高标准化的产品在国内一经大批量生产,瞬间演变成惨烈的价格战,甚至一度杀到价格冰点,每平米40元还带安装。江淦钧回忆起创业初期,深有感触:“扣掉工人工资和原材料成本后,几乎没钱可赚。”以赚差价为主要盈利模式的生意瞬间做不下去了。

两人沿着日常装修场景搜寻,先锁定的非标产品是橱柜,很快上马了一个小型加工厂,没想到橱柜市场的竞争在当年已经十分激烈,光广州一带,大大小小的橱柜品牌就有200多家。

2000年初始,江淦钧跟柯建生觉得从事的木地板和橱柜市场竞争实在太激烈,经过商量,于是两人回到熟悉的代理思路,经过过多次寻找、比较,创始于1981年的法国SOGAL FRANCE成为首选。在经过多次联络并向其发出合作开拓中国衣柜市场的提议之后,SOGAL FRANCE 对这个提议接受并进行了考察。

2001年3月份,SOGAL FRANCE与江淦钧还有柯建生设立的广东汇高合作,自此,SOGAL  FRANCE产品开始进入中国大陆市场。

代理索菲亚品牌一段时间后,江淦钧开始尝试创新。江淦钧和法国方面洽谈在国内自建工厂,负责研发和生产本土化衣柜产品,品牌和五金件由法国输出,这也是2003年宁基装饰实业(索菲亚前身)成立的背景。

随后江淦钧又觉得进口五金占终端售价的成本过高,又去跟法方商量,能不能从分销商的身份转为合伙人,双方共同出资在国内设立五金公司。法国人看准了国内劳动力成本低的优势,国内生产的五金出口到欧洲同样能降低当地市场的成本,于是一拍即合。2004年,宁基公司同SOGAL成立合资企业,共同生产定制衣柜所需的五金件制品。

2005年,两人砍掉了一直没舍得放手的橱柜业务,发力定制衣柜,经销商渠道也在这一时期逐渐从广州向各地铺开,销售额在2007年首次突破1亿元。

贰:钱都是花在刀刃上的


“定制不是高大上”一直是索菲亚的宣传理念。而江淦钧也一直坚持产品品质论。他的专注品质精神也为自己赢得了市场。2010年12月,索菲亚全国专卖店达到580家,成为当时网点多的定制衣柜品牌。

2011年4月,索菲亚成功在深圳证券交易所挂牌上市,募集资金11.6亿元,成为首家A股上市的定制衣柜企业。

钱是好东西,而且来的非常及时,但怎么用就显得非常有智慧了。

索菲亚上市募集的11.6亿元,相当部分投入到了工厂的建设,同时大量引进国外先进生产线,华北、华东、华中、西部、华南五大生产中心全面铺开。

2011年底,索菲亚全国专卖店达到800家,年销售额突破10亿大关。

当时的中国衣柜企业还处在新兴发展时,江淦钧的索菲亚已经迅速跻身中国衣柜企业的龙头位置。

2011年,索菲亚是同行企业内家成功上市的公司,上市成功确实为索菲亚带来了很大红利。

“做制造业,如果单靠公司的盈利滚动发展是比较困难的,当时的索菲亚赚的利润还远远不够投入所需要的资金,当时的整体发展速度放倒现在来看是很慢的。”

叁:走的快并非偶然


江淦钧说有了资本市场的支持,索菲亚就有足够的钱可以用来开发设计软件,对工厂进行信息化建设。

2014年初,在外企工作15年的王兵加入索菲亚,出任分管信息化和供应链的副总裁。王兵接到的个任务就是解决柔性化难题。江淦钧和柯建生允诺王兵在信息化这块不设预算和编制限制!

“我基本上前面半年不敢出差,呆在工厂一步不离,大部分时间猫在机房。因为业务增长很快,但系统又天天出问题,经常半夜被电话叫起来。” 王兵面对当时销售额不到20亿元的索菲亚,起初也是一筹莫展。

工厂生产惨的时候计料出错率达到8%,这意味着每天5万件板材的产量里就有4000件是错的。

问题的症结在于设计软件:索菲亚在定制衣柜时期用的这套软件来自法国,已经有20多年的历史,虽然是业内鼻祖,但缺已是老掉牙了已不能应对国内大量个性化的需求。

王兵带着团队针对索菲亚所有的模块和板件在开放接口上再次开发,增加识别和判断的计算逻辑,整个项目耗时半年。随后又立项解决系统的漏洞,上马了一套生产过程执行系统,索菲亚的信息化能力得到飞的提升。

2005年,索菲亚开始了信息化技术在定制衣柜生产制造上的普及应用;

2012年,索菲亚采用ERP内部系统,完成了企业信息化改造升级。

如今,索菲亚每天要处理约8000个订单、50万块板件,从备料直到终端销售,所有信息都记录在二维码上。计料出错率下降到了0.5%。订单的平均生产周期也从高的40天降到10天……

“索菲亚每年在IT的投入超过一个亿,占每年营收比重接近两个百分点。”

“希望五年以后,消费者把我们看成是一个大数据公司,而不是家居公司。”江淦钧说。

上市后第二年,江淦钧、柯建为了企业的快速扩张和维稳团队开始制定员工持股计划。首期股权激励涵盖公司中高层管理人员一百多人。

2015年,开始推行员工持股计划及经销商持股计划。柯建生将所持的2344万股转让给了上述两个持股计划。股价的大幅上涨以及资本杠杆的借力,让参与计划的员工和经销商收益颇丰。

2017年,索菲亚再次推出员工持股计划,扩大了激励范围。这次员工持股计划所购股票是来自于江淦钧个人持股部分。

江淦钧的员工持股计划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对公司未来发展的信心,二是让更多员工分享公司的发展红利。

肆:想做一个全能冠军


按照江淦钧的说法:“索菲亚要变成一个空间解决方案的提供者。”

2013年,衣柜起家的索菲亚提出“定制家·索菲亚”的战略口号时,将进入厨柜市场列为定制家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于当年年底成立厨柜事业部,与法国品牌SALM S.A.S合作,次年推出SCHMIDT司米橱柜。

2015年,投资入股舒适易佰、与上海明匠智能系统有限公司合资成立公司。

2017年,开启了定制窗帘产品的渠道供货。

2017年,正式与华鹤集团合资成立索菲亚华鹤门业有限公司持股51%。

索菲亚制定全屋发展战略后,除布局橱柜、木门两大版块外,也在向全品类方向延伸。

在江淦钧的带领下,从创业到定制衣柜行业龙头并成功上市,索菲亚用了8年;从上市只有不到30亿的市值,做到如今300亿市值索菲亚只用了7年。

江淦钧说,家居市场竞争愈发激烈,索菲亚不争单项领域上的好坏,而是要在制造、营销、服务、组织架构、管理能力等综合实力的比拼中做“全能冠军”。

希望离他的冠军梦应该不会远。

 


原创声明

本文部分素材来源于网络

本文版权归微家居所有

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等使用

如需转载,请向微家居小编申请并获得授权

(微信号:weijiaju001)

f53b4aa83b8a73a36e323e232ec17ed.png



来源:来自

5415

免责申明:

本文来自微家居客户端自媒体,不代表微家居的观点和立场。

推荐阅读